Art & Design, Highlight, News, Taiwan
Leave a Comment

美學歸山 《記憶.阿里山》《百年鳴森》兩大特展,從設計解構阿里山鐵道文化

一條歷史曲曲折折的高山鐵路,在莫拉克與蘇迪勒兩次風災的摧殘後中斷至今。阿里山的百年文化資產,該如何保存及轉譯,與當代社會對話?
林務局「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邀請5位跨領域設計師,進行包含列車、景觀、視覺識別及展覽等設計。 兩大特展《記憶.阿里山》、《百年鳴森》結合2021臺灣設計展盛大開幕, 整體規劃更延伸至奮起湖車站,串連阿里山及林業鐵道文化軸帶,期望再造不同於記憶的阿里山旅遊體驗,將這片最負盛名的無盡藏山林,重新鑲嵌進這個時代的生活風景。

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特展《記憶.阿里山》

(照片提供:TDRI台灣設計研究院、築點設計、社計有限公司)

以「文化登山口」的思考出發,由築點設計鍾秉宏與博物館專家黃貞燕共同策展,《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特展:記憶.阿里山》特展綜覽阿里山百年文史與自然,在挑高的動力室內以五感呈現山林的記憶,並結合跨領域專家學者如古庭維、金恆鑣、洪廣冀、黃士娟、陳玉峯、陳月霞等人,讓民眾在入山前更了解阿里山豐富的歷史人文與自然生態。


林鐵車廂特展《百年鳴森》

(照片提供:春臨臺灣文化事業坊)

延續阿里山入口的思考脈絡,《林鐵車廂特展:百年鳴森》體現林鐵列車機械美學與職人精神,將十台以上的經典機關車、客車分別按年代一字排開,進行一場跨越百年的時空巡禮。由鐵道專家古庭維策展,從入口鳥居造隧道百年歷史場景傳承、到大小間辦公室館內融科普與設計於一爐的展示,探看鐵路機械從林業運輸到觀光服務的轉變歷程,扎實呈現林鐵和阿里山的質變,更傳遞力學與美學的共鳴。


新一代阿里山小火車「栩悅號」

(照片提供:社計有限公司)

「林鐵列車改裝」首次以生態環境為主題,推出新一代阿里山小火車「栩悅號」。從列車設計教育工作坊開始推動,集結各方車廂改裝好手、林鐵職人、建築師等,逐步將設計思維導入林鐵。最終由築點設計以臺灣特有種「阿里山迎賓鳥」栗背林鴝為靈感,呈現於列車外觀與內裝色彩,展現靈動喜悅的生命力。


形象識別再造 阿里山林鐵火車紅全新LOGO

(照片提供:囍樹設計)

系統性的「視覺識別設計」也是此系列中重要的基礎。由囍樹設計王芝齡設計師操刀全新林鐵品牌印象,以林鐵穩固中創新的意象創作識別系統,傳承阿里山的舊與新。流線型穩重的阿里山紅Logo將駐守於林鐵辦公室、施工告示牌、解說牌等處,亦是從機關行政思維轉換到面向大眾旅運識別的第一步。


「阿里山軸帶重塑行動」第一階段結合2021臺灣設計展展開,於嘉義車庫園區、嘉義製材所動力室與大小辦公室、奮起湖車站展開成果展。到嘉義體驗轉化中的阿里山,並一起期待2023阿里山小火車全線通車吧!

《阿里山林業暨鐵道特展:記憶.阿里山》
展期:2021.12.24-2022.12.31
場所:嘉義製材所動力室
門票:免費參觀

《林鐵車廂特展:百年鳴森》
展期:2021.12.10-2022.12.31
場所:嘉義製材所大小間辦公室
門票:免費參觀

‧ ‧ ‧

Artravelab 藝旅實驗室是一個「藝術、設計 x 在地」的平台,主要提供台灣、日本以在地文化為底蘊的藝術、設計資訊。按讚追蹤藝旅實驗室社群,獲得最新藝文情報!

Facebook

Instagram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