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See, Report, Taiwan
Leave a Comment

臺灣文博會華山展區《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6大精彩看點總整理 0416-0425

因疫情阻撓而延遲一年的台灣藝文界盛事《臺灣文博會》於4月16日熱鬧開展。今年主要分為【文化概念:數據廟|華山1914文創園區】、【設計品牌:匯聚宮|松山文創園區】、【圖像授權:萬神殿|花博公園爭艷館】三大展區。於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數據廟率先開展;緊接著在4月21~25日松山文創園區和花博公園爭艷館也接連展出(4月21日僅開放專業人士入場)。

文博會是什麼

臺灣文博會是由文化部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之文化創意產業商展,首屆於2010年開辦,並在2015年擴大成現今華山、圓山、松菸三地舉辦之藝文盛會。

臺灣文博會主張「Design Thinking」,每年邀集國內外豐富且多樣類型的品牌、買家及通路商參展交流,為全臺灣最大之文創交易展會平台。引領文創產業在文化思考路徑中尋找設計創作的可能,帶動華人文創產業未來趨勢, 期許成為一年一度的城市文化慶典。

2021臺灣文博會特色

本屆文博會由豪華朗機工林昆穎擔任總策展、顏伯駿操刀主視覺,以《SUPERMICROS數據廟-匯聚相信的力量》為主題,主張共識創造,將匯聚科技與文化的超級能量,向世界展現臺灣自信。今年臺灣文博會突破以往型態,以「商策合一、科技近用、文化經濟、想像未來」為實踐脈絡,集結文化策展、設計品牌、IP圖像授權等內容,希望以文化跨域思考及智慧科技導入為目標,建構多元的文化創意產業生態系,打造一場參與式創新的文化祭,朝向亞洲最具思考力的文化博覽會邁進。

華山文創園區| 文化概念 6 大主題展館精彩看點總整理

H1主題館《相信律》:匯聚相信的力量

主題館《相信律》以數據來應驗信仰,是一場虛實沉浸的互動體驗。
展覽以Chatbot串聯線上線下體驗,「參拜相信大神」由巨大的相信大神現場即時互動,帶領觀眾調配相信的百分比;「共創神殿」裡以四個日常動作驗證相信的瞬間,將相信機制透過展演,體現出台灣的文化現象、集合共創的體驗、大智慧的實踐性; 「光明神殿」則從個人體驗而得的數據,給出對未來的啟示。

藝旅實驗室編輯部 觀展感想:
《相信律》營造出相當科幻又震撼的觀展體驗,是本次文博會絕不可錯過的重點展館。透過分解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知識」與「經驗」調配,為每位觀展者梳理出獨一無二的相信的應用方程式。


H2工藝館《微物集會》:面對未來的倡議新解-惟物/維物/為物/微物/危物

工藝看似屬於某個過去,實則屬於每個今天。以有形入無形,看似靜態的器物之中,蘊含著各種面對、改變並且解決當代難題的動態思考。《微物集會》展覽中,工藝將為我們提出惟物、維物、為物、微物、危物5種面對未來的倡議新解。探討自工業革命、全球化到人類世,時間推移、技術累進,這種線性的時間觀是否代表真正的進步?而這股進步的風暴將人類與社會吹向何處?


H3議題廚房《愛的合作社》: 以食物為載體,交流一份以愛為名的限食訊號

「愛的合作社」跳脫市集活動消費模式,結合線上文化RPG探險,根據測驗結果從線上轉換為線下換購餐飲商品,完成體驗。
在文博會期間的十天,由台灣(LSD café salon) 、泰國 (Mama thai 11) 、越南 (Petit été 小夏天)、印度 (Joseph Bistro 想想廚房) 、日本 (Taiwanippon 赤綠)五組餐飲團及Tei by OBOND、PLUS1、Moonrock、酉鬼啤酒、Daily by Draftland、 StableNice BLDG. 六組飲品團隊,輪番上陣,打造台灣多元文化共構飲食新風貌。

👉活動頁面及每日菜單


H4地方總論館《北回朝聖路》:23.5°N ,一條因太陽而生的探索之路

全球北回歸線經過的幾乎都是沙漠,但臺灣卻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與環境。《北回朝聖路》以北回歸線歷經的17處台灣景象為展覽流程規劃,觀展者跟隨五位探險者的腳步,踏上虎井嶼、外傘頂洲、東石漁港、鰲鼓溼地、嘉南平原、阿里山、中央山脈、紅葉溫泉、秀姑巒溪等台灣景點。
本次展覽之另一項特點「北回 17 漬」,由食物設計師林佳妤從北回歸線上梳理出的逾70種的代表特有種,以17個風土個性為發想設計。從倚賴的味道再出發,將在展期的每日定時進行發表,邀請朝聖者們一同展開味覺的探索之旅。

藝旅實驗室編輯部 觀展感想:
橫貫展區中央的山林陳設,彷彿真的將森林搬到室內一般。不僅僅是視覺享受,從森林中的蟲鳴鳥叫至空間中瀰漫紅檜木為基底的森林香氣,在聽覺與嗅覺也有許多著墨。可謂本次展覽中必看的最療癒展館。


H5嘉義縣館《照起工》: 進入彩樓後台,從18鄉鎮看遍嘉義縣農工百業

嘉義館《照起工》(台語。按部就班,照規矩制度來行事。)展覽靈感來自嘉義鹿草著名的文化盛典余慈爺公聖誕上百棚戲台祝壽的場面。觀眾經過彩樓下的通道進入台灣傳統戲劇的彩樓後台之後,18鄉鎮「逗鬧熱」拼場,百工百態成為焦點,也藉著這個儀式性的展示,表達純樸的謝天精神。展場另一區域為親子共玩的趣味彈珠台互動遊樂區,像是廟口空間的延伸,以彈珠得分換取、收藏18鄉鎮職人小卡,是在地常民生活的小小樂趣。

藝旅實驗室編輯部 觀展感想:
展場入口由華麗巨大的彩樓坐鎮,仿造「躦轎腳」的民俗文化,必須鑽過戲台才能看展,極富儀式感的觀展流程設計,給人闖入了異次元世界的奇幻感受。展場中間的高臺,為讓觀展者以神明視角觀看酬神戲台的設計,也極具巧思。


H6花蓮縣館《據說考古隊》:在傳說與軼事間穿梭,聆聽紋理中夾藏的故事

花蓮縣館邀請觀展者化身為「據說考古隊」的成員,在傳說與軼事之間穿梭感受, 一起聆聽紋理中夾藏的故事, 支取那份來自遠古的勇氣。在幽微的光線中走過深山小徑走進考古現場,領取一張專屬的考古任務卡,開啟探索花蓮的踏查。觀展者可在展場中央擇撿命定的石頭進行掃描剖析,共創一片數位世界永恆的石灘。 並繼續帶著石頭前往兩側的故事採集牆,在聲響、畫作、物件之間感受萬物皆有靈、傳說即日常的花蓮特殊風景。

藝旅實驗室編輯部 觀展感想:
此次兩個地方展館都令人印象深刻。花蓮館以《據說考古隊》為命題,打造出一個神祕且神聖的展覽空間。用花蓮大理石餘料拼出兩個板塊,非常壯觀。展覽團隊為了更完整還原花蓮,特地從七星潭運來6噸鵝卵石(展覽完後會歸還)。展場內迴響的聲音從花蓮各處採集而來,空間內瀰漫的香味據說是以檳榔花為基調,從展覽中能感受到團隊對於花蓮這塊土地的執著與熱愛。


定時導覽與活動規劃

本次文博會文化概念展區分為六大展館,論述內容龐大。想要更深度了解各展覽的細節及策展人的巧思,不妨事先透過活動總表規劃好當日逛展行程,才能以最聰明省力的方式,快速且深入了解展覽內容。

展區平面圖及交通方式

臺灣文博會 華山展區平面圖
《臺灣文博會 文化概念展區數據廟》
展期:2021.04.16-2021.04.25
費用:免費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最近捷運站:忠孝新生站、善導寺站

圖片提供:臺灣文博會、TDRI台灣設計研究院
撰文整理:藝旅實驗室編輯部

・・・

Artravelab 藝旅實驗室是一個「藝術、設計 x 在地」的平台,主要提供台灣、日本以在地文化為底蘊的藝術、設計資訊。即刻按讚追蹤藝旅實驗室社群,獲得最新藝文情報!

Facebook

Instagram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