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因疫情改變的今日,兩廳院於變動中竭力思索劇場存在的意義,以第13屆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作出回應,為人人的生活保留一處可以議事、相互啟發的處所。2021TIFA秉持「To Inspire. For All.」的精神,從世界邀請頂尖出色的藝術團隊,於2021年3月2日至5月2日於國家兩廳院、雲門劇場隆重登場。
To Inspire. 臺灣製造成為TIFA主力
放眼2021TIFA,兩廳院回應臺灣藝術家於疫情期間豐沛的創作能量,帶來12檔國內節目、7檔國際節目。
▊ 第一階段啟售節目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
兩廳院自製節目《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以其歷時三年、諸王一后的空前組合深受矚目。導演暨編劇由享譽國際的新加坡導演王景生擔任,梅派名伶魏海敏獨角演出,臺灣當代重要的藝術家陳界仁與張照堂亦參與其中,引入不同領域、不同觀點的藝術家跨界聯手,由他方看臺灣,在藝術家個人的小歷史裡觀見臺灣過去六十年政治、文化、思潮的波瀾壯闊,敘事詩般的將當代臺灣推上舞臺。

《十殿》
阮劇團《十殿》則是兩廳院與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三場館第二屆共同製作的作品。兩廳院駐館藝術家吳明倫受波蘭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電影《十誡》啟發,深入調查「臺灣五大奇案」,發展出氣勢恢弘,分作〈奈何橋〉、〈輪迴道〉上下集,共五小時的作品。在2021TIFA,備受矚目的吳明倫與草根性極強、長期吸納臺灣原生養分且表現亮眼的阮劇團,一舉登上國家戲劇院大舞臺。

《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
黃翊工作室+《小螞蟻與機器人:遊牧咖啡館》是另一個兩廳院與其他兩場館共同委製的演出。受碧娜・鮑許作品《穆勒咖啡館》啟發,黃翊賦予舞團明星小庫卡全新任務:開設國家劇院限定、三天快閃店「遊牧咖啡館」,小庫卡與七位舞者共同經營,展現科技、藝術、生活三者緊密結合的獨特美學。此節目特別開設親子場,讓藝術和科技可以和孩子們分享些什麼。

《江/雲・之/間》
表演工作坊《江/雲・之/間》是享譽國際的賴聲川導演,睽違十年回到臺灣創作的戲劇作品,指名獻給TIFA。此作賴聲川邀回曾經於《暗戀桃花源》飾演江濱柳和雲之凡的林青霞、黃磊、丁乃箏等共襄盛舉,書寫這對戀人不同時期的信件;男女主角則是由三度入圍金馬獎的張震與金鐘影后蕭艾領銜主演,屆時民歌教父胡德夫亦會在舞臺上進行演唱會。
《我庄三部曲》演唱會
屢獲金音獎、金曲獎肯定、長期以客家音樂觀照土地農工、環境生態等議題的生祥樂隊,在TIFA標示音樂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以《我庄》、《圍庄》、《野蓮出庄》專輯精煉為《我庄三部曲》演唱會。在2021TIFA的生祥樂隊注入新元素,與旅美作曲家張玹合作,為國家音樂廳特別加入管弦樂編制,揉合民謠、搖滾,打造全新曲風。

《阿忠與我》
此外舞蹈工作者周書毅、資深劇場人鄭志忠,共同創作了《阿忠與我》,透過身體的差異性與生命不同的起點,開啟己身與家庭、社會、國家依存關係的討論,直搗平等與不平等的議題。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樊宗錡則以《幸福老人樂園》承其創作脈絡,大膽在安養院場景翻玩記憶遊戲,於虛妄與真實間重複未知的冒險。

受疫情影響延至2021TIFA的節目則有:屢獲台新藝術獎肯定的布拉瑞揚舞團,以《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舞作貫徹阿美族歌謠「aka katalaw ko cidal, aka katalaw ko‘orad」精神,鼓勵未成年族人勇敢無畏。而在2011年首演即轟動的楊景翔演劇團《我為你押韻——情歌 Revival》再由鬼才編劇馮勃棣、賣座電影《孤味》的孫可芳聯手王宏元、林家麒,帶著經典又俗爛的情歌,回到2021TIFA為你押韻。而被華盛頓時報推崇「如詩人般擁有獨特風格和細膩觸鍵」的音樂家王佩瑤,則以《浮光流影》音樂會回應文學家吳明益在《單車失竊記》一書帶給她的啟發,點出文學與音樂的美麗交會。所有因疫情延期的節目皆在2021TIFA如約再見。
全系列節目預告
▊第二階段啟售國際節目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依循外交部1月公告之外籍人士來臺規範,原訂六檔節目《易卜生之屋》、《最後的提詞人》、《銘記在心》、《餘燼重生‧aSH》、《當世界傾斜時》及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新作取消。
因應此次節目異動,TIFA另規劃五檔周邊活動,現可於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網站購買,活動節目如下:
- 3月2日至3月7日 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內情》影像裝置展
- 3月3日 阿姆斯特丹劇團《米蒂亞》(劇院同步直播)
- 3月12日至3月14日 往日時光──30年劇場梭時導覽
- 3月13日至3月14日 阿姆斯特丹劇團《戰爭之王》(線上特映)
- 3月14日 提亞戈.羅提吉斯 ✕ 里斯本國立劇院 《最後的提詞人》(劇院特映)
另,原訂2021TIFA NSO美聲系列《歐爾嘉.貝芮蒂雅可與NSO》音樂會,因女高音歐爾嘉.貝芮蒂雅可(Olga Peretyatko)取消來臺行程,改由國際知名女高音薇若妮卡.吉歐耶娃(Veronica Dzhioeva)擔任演出,節目名稱變更為《薇若妮卡.吉歐耶娃與NSO》,本場音樂會演出時間為4月23日晚上七點半於國家音樂廳。3月1日開放兩廳院會員預購、3月8日全面啟售。
For All. 打造人人與藝術最近的距離
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
「一座劇場必須跟社會連結,它屬於社會。表演藝術如何讓人們覺得『不可或缺』彷若血脈一般,在每個人的身心流動,不會停止,無法抽離。這是兩廳院想造就藝術與人的距離。」
不可或缺的前提是劇場接納各種不同的觀賞需求,TIFA近兩年深化無障礙服務內容,及擴大活動參與,形塑臺灣共融劇場可能的面貌,也邀請夥伴一同創造共融。其中,參與「易讀手冊」編審工作的智青朋友,協助轉譯藝術家的創作概念,新版易讀手冊於2021年1月上架至兩廳院官方網站,提供所有人下載使用;同時也有賴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的夥伴參與製作,協力優化「口述影像」、「觸覺導覽」、「聽力障礙輔助字幕」與「即時聽打服務」,讓2021年3至4月來參與TIFA的觀眾都能享受到這些無障礙設計,打造共融環境。相關節目共融服務可上兩廳院官方網站查詢。

除共融面的深化之外,TIFA為創造每個人參與表演藝術的機會,提供更多節目外的選擇:講座、工作坊、展覽、舞臺導覽等周邊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期間限定劇院導覽《往日時光》,此活動首度曝光兩廳院的「提詞人罩」、劇院手動操作繩索吊桿、重啟已退役的效果燈具、特殊窄角度光束投射燈、各式效果片,更開放參與觀眾繪製佈景玻璃片呈現往日的投影效果。
在2021TIFA的所有事情都是為了所有觀眾、所有人,這是一場立足於城市的大型藝術嘉年華,打造人人與舞台、戲劇最近的距離。購票請洽官網。

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 官網介紹 日期:3月2日 - 5月2日 演出地點: 國家兩廳院(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之1號) 雲門劇場(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6號)
整理撰文:吳佩珊
責任編輯:廖品淨
圖片來源:OPENTIX售票網站
‧ ‧ ‧
Artravelab 藝旅實驗室是一個「藝術、設計 x 在地」的平台,主要提供台灣、日本以在地文化為底蘊的藝術、設計資訊。即刻按讚追蹤藝旅實驗室社群,獲得最新藝文情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