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初大地漸暖時分,位於日本新潟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冬 SNOWART」便會開始,橫跨三週末,以「雪火花(雪地煙火)」、「光の花畑(光之花田)」、以及「雪見御膳」為重頭戲,讓繽紛的藝術走進雪地,更為2018年度的本會期藝術活動拉起序幕。

光の花畑「高橋匡太」:天色漸暗後,高達30,000顆繽紛的光之種子便會點亮山坡地,夜晚更有煙火秀、屋台攤販熱鬧響應。

「雪見御膳」重現在地居民冬日宴客的模樣。由一群載歌載舞、活力萬分的爺爺奶奶舉辦。

御膳裡包含山菜、野菇、漬物等在地料理,多半是可以長期擺放不易腐敗的「保存食」,以因應無法生產任何農作物的冬日。右下角的是自釀的日本酒,淡雅香醇。
相比此時的東京,早以不見白雪,並且準備迎接櫻花季節,然而3月的越後妻有積雪仍高達3、4公尺高,櫻花則要到5月初左右才會綻放,櫻花與白雪的景色是這裡賞櫻的特色。不過雖有白雪,此時白日天氣已回暖,走在豔陽高照的白日,全副防寒武裝的話可是會大流汗。
因此,冬季藝術祭選在大地復甦的此時,讓不耐寒的非本地人也能一窺雪白世界,也同時象徵性地預告冬季的結束,一同迎接新的一年。

3月初的積雪仍有3、4公尺高。每家門前都擺著梯子,是爬上屋頂除雪用的。
冬季藝術活動可追朔至2008年,當初為了讓藝術祭的活力也能帶入冬季,主辦單位試辦了「越後妻有藝術祭 冬」,該年反應不錯後便在2009年第四屆「大地藝術祭」本會期中,隆重推出冬季活動,並持續舉辦到現在,在2017年採用「SNOW ART」一詞代表冬季活動。

崛川紀夫「Glasses Project」。

藝術家正在奴奈川小學校裡雕刻中。
主辦單位舉辦在地藝術祭的初衷是為了活化逐漸喪失元氣的地方,而該地最大的推力之一就是「豪雪」,讓在地農業發展十分受限,有近乎半年要完全休耕,同時也會面臨三不五時下水道凍僵、道路或大門被大雪堵住等生活上諸多的不便,也聽聞不少農夫冬季會離開新潟到外地工作。
冬季造訪越後妻有一帶,確實更能體會藝術祭當初的初衷,這正是此冬季藝術祭讓人為之一亮,且難以被複製之處。
然而,「雪中作樂」則是北國人最重要的生活之道。做雪人、打雪戰、滑雪是最一般冬季活動,飲酒宴席、祭典慶賀、更是該地聚落的重頭戲。體驗越後妻有在地料理、宴客的「雪見御膳」,以及戰國武士風格的「越後まつだい冬の陣」都是炒熱冰天雪地中的熱血活動。

石松丈佳「セルフ婿投げ」 :據說這裡的聚落有個習俗,會把剛結婚的女婿從懸崖往下丟,這個溜滑梯就是讓大家體驗被丟甩的瞬間。(記者滑下感想:十分刺激)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也一起滑了下來

奶奶們不但是雪見御膳的女將(料理屋女主人),也是開啟雪球戰的始作俑者
雪地上生活有難度,雪地上的藝術表現更高度挑戰藝術家。一來是雪不如雨會順勢而流,相反地會不斷堆積,因此戶外作品要十分耐重,如此在架構、材質上都有限制。二來是在雪地上製作充滿不確定性,突如其來的大雪可能就讓一切都要重來。因此長期展覽的戶外藝術作品,多半是要能拆解、再重新組裝,草間彌生的作品也不例外。

夏季時在松代車站前的草間彌生作品「花咲ける妻有」。

冬天一到,部分花瓣便會被取下來,待雪融後再重新組裝。
雖然在雪地上的製作極度挑戰藝術家的功力,但白皚皚的雪地無非是最迷人的畫布,紛飛的雪花瓣更是天然的白色顏料。對觀者來說,雪白大地是最純粹的佈景。

藤田芳則「いいかをになったれ!」 :紛飛的白雪點綴出在地爺爺奶奶的髮,幽默感十足
2018年冬季展無非是2018第七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本會期(2018.7.29-9.17)的暖身,雪融之後(約5、6月)新作品就會陸續開始製作,農夫也會開始插秧,雪白大地再次山清水秀。
Photo Gallery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冬 SNOW ART」 旅遊資訊: 時間:每年3月初左右 為期15日左右 以週末為主 地點:新潟 越後妻有一帶(近十日町站、まつだい站) 交通方式:從東京搭新幹線到越後湯澤後,轉搭在地線 官方旅遊團資訊:兩天一夜、會造訪冬季重點作品(如雪火花、雪見御膳等) 含導覽、住宿與巴士,約37,000日幣,詳情請參照官網。
・延伸閱讀:冬天不只滑雪!來新潟越後妻有賞雪地藝術、看雪花火吧!
採訪・撰文:品淨
Photo:Jing Liao
Pingback: 第七屆2018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 !7月29到9月17 為期51天 「人類就在自然之中」 – Rak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