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Design, Go Local, Japan, Report
Comments 3

自然、藝術、人三角完美結合——2015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 Echigo Tumari Art Triennale 大地の芸術祭 越後妻有アートトリエンナーレ

一開始就是看到稻田上的詩這件作品,就決定趕在展期最後一個禮拜,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待上好幾天。越後妻有位於日本新潟南部,以農業為主並以梯田米出名,那裡是日本的大雪地帶,近幾年來面臨人口外移、高齡化現象,希望透過大地藝術祭,復甦在地經濟,讓更多年輕人回到這塊土地。從2000年開始三年舉辦一次,佔地橫跨750平方公里,今年已是第六回,共有超過380多件散落在山野、農田、空屋、學校等地的大型藝術作品,為世界最大型的國際戶外藝術節。

IMG_3258 1

那天一個人傍晚前往藝術祭,沿途窗外霧氣瀰漫森林與田,鮮少聚落,心想我到底來到了哪。好在隔日放晴,街道外的稻田翠綠盎然,山岳稜線清晰可見,村落小巧可愛。

藝術作品

戶外藝術作品都隱身在山裡、田裡,在欣賞各件作品時足跡早已翻山越嶺,每件作品在實際看到時都會屏息,很大原因是因為作品本身體積或佔地都很大,像是山之間(ヤマノウチ)森林夢境(森林梦境 森の夢)的高度都是兩個人身高,不僅讓人感到融在大自然裡,穿梭其中時更像融在藝術作品裡。

IMG_3512 1

IMG_2999 1

藝術作品來自世界各地,台灣幾米的Kiss&Goodbye,在當地有很高人氣。另外,台灣還有林舜龍的跨越國境・山(国境を越えて・山),但可惜這次沒來得及到津南區。

IMG_2933 1

2015年的藝術祭以三大據點「十日町區」、「松代區」、「津南區」為核心,每個核心皆有服務台、食堂與知名藝術作品,從三角核心出發,完整規劃了11個周遊巴士路線,巴士所到之處都是亮點作品。

草間彌生的花開妻有(花咲ける妻有)便是「松代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後方的「農舞台」白色建築是大人小孩的探險地,裡面有一間我無法忘記的廁所,和一間桌子是鏡子運用在地食材的Cafe Reflect(カフェ・ルフレ)(超推薦),展望台是梯田(棚田)的所在處,詩架跟梯田其實離了很遠,大小也相差很大,是利用透視才讓詩印刻在田上,詩上歌詠著春夏秋冬的農耕生活。

IMG_2799 1

IMG_2588 1

IMG_2620 1

農舞台後方還有一整片的藝術作品,像是反轉城市(リバース・シティー)」,那裡真的值得花一整個下午漫遊,還能從高處還能眺望松代區。

IMG_3302 1

IMG_3279 1

再構築也是我當初心中必去的點,整個屋子貼滿了圓鏡像是隱身在田野裡,虛與實、動與靜、光與影。屋內各面也是鏡子,唯獨門對面那面是空的,可以看到屋外田野。

IMG_3117 1

IMG_3101 1

果實之歌(実の音)則是在大樹上布滿了高達2萬個陶瓷風鈴,隨風響起鈴鈴鈴的大地之音,在那還遇見很可愛的日本小孩,開懷大笑。

IMG_2940 1

IMG_2975 1

最後一天選擇用電動腳踏車代步,穿梭在十日町的鄉鎮間,停妥腳踏車後,從鳥居經過諏訪神社小爬坡來到山之間(ヤマノウチ),超過3公尺高的寒冷紗,佈滿整片公園。

在自搭涼亭處一樣坐著熱心的志工伯伯們,他們說他們都住在這附近,還跟我說一定要走到底,穿越那白色小屋,會有鈴鈴聲。結果我在那裡足足待了一小時,伯伯還送我吃自醃的菜(好鹹呀!)

IMG_3467 1

IMG_3482 1

除了戶外大型作品之外,室內作品人氣也很高。因為當地人口外移留下許多空校舍,經過藝術家巧手創作,最後的教室(最後の教室)也是必逛的點。空校舍內佈滿了數百個燈泡(實際其實很暗),理科教室傳來心臟跳動聲,並列著玻璃棺木的教室,伴隨著電風扇吹起的牧草香,校舍留有曾存在此的人的氣息。

IMG_2676 1

IMG_2654 1

老屋改造的代表之一則是脫皮之家(脱皮する家),整間屋子的木頭都是由日本藝術大學的同學親手刻出的紋理,從地板到樑柱一處也沒漏。

IMG_2471 1

另外一個老屋改造,我個人很喜歡的是醫生之家(ドクターズ・ハウス),小房間還原當年的看診間,復古的設備搭配亮片椅,還有一整面塞滿物件但亂中有序的櫃子。

IMG_2404 1

IMG_2383 1

其中當然少不了美術館,里山現代美術館(キナーレ)展有蔡國強爆破藝術與池中央的蓬萊山,美術館周遭也有很多藝術作品。其中一個排隊的作品臆測的成立(憶測の成立),隱身在如日常的乾洗店家中,這件作品神秘度滿點,所以一點也不能透露。

IMG_3213 1

IMG_3560 1

交通

交通規劃是這個藝術祭很成功的關鍵。我是從東京羽田機場直接到東京站,搭乘新幹線到越後湯澤站,轉乘ほくほく線到松代站(まつだい),在藝術祭總共待上四天三夜。選擇周遊巴士與腳踏車為代步工具:2日券(2500日幣)可以免費搭乘11個巴士、路線巴士、ほくほく線,電動腳踏車在十日町跟松代都可借,一日才500日幣,也提供導覽大巴士、租車、計程車等遊覽方式,端看個人需求選擇。

我的導覽移動方式是先選定想看的作品們,再看它們都座落在哪區,再選擇我要搭的周遊巴士。這四天搭了周3、周7、周9的巴士,因為巴士一天只有上下午兩班,有些人氣很高的course建議要早一點去排隊,不可中途上車。巴士多半是司機兼導覽人員,同批人出發再回來,下車前會告訴大家集合時間。

IMG_2502 1 s

住宿

三晚分別住在百年老店旭堂旅館、三省House、井仙溫泉旅館,因為附近根本沒餐廳,所以旅社一般都會付早晚餐。

因為旭堂旅館的評價很少,一開始很猶豫是否要入住,但入住後證明擔憂是多餘。由兩夫妻經營的家庭式老旅館很溫馨,和室格局,早晚餐都是精緻和食定食(附小火鍋、生魚片、烤扇貝等跟香噴噴的棚田米),還有棚田導覽,一泊二食一人才7300日幣。

IMG_2296 1

第二晚則改體驗由舊校舍改建的三省House(さんしょうハウス),舍內留有體育館、教室、食堂等空間,吃飯是一起到食堂打飯,睡覺則是上下舖,共可容納80人,8點還有專車接送到日本三大名藥「松之代」的錢湯泡溫泉(300日幣一次),這裡是人氣很高的背包客棧,也在這認識不少同路人,一泊二食一人才6000日幣。

IMG_2839 1

第三晚因為碰到閉展的最後一個假日,三省House、大小農家民宿全客滿,所以只好住在較遠的越後湯澤區的井仙,設備很完善但價格相對高很多,適合全家人出遊來住,一晚附早餐一人約14,000日幣,且離藝術祭比較遠。

IMG_3558 1

四天三夜或這篇遊記,只玩了一小部分,其中的感動仍留存許久,除了受藝術作品本身洗禮之外,一部分則是感受到在地人的熱情:在松代旅遊中心的Saori阿姨每天都跟我們聊天,最後一天還帶我們去吃家庭式拉麵跟送我們到車站。另外,在三倍台北市大的藝術祭能順利導覽,全是因為有很健全與完善的作品介紹、交通、旅遊導覽服務、視覺設計(創意總監可是佐藤卓)等的規劃,不愧是世界最大歷時15年的藝術祭。

藝術祭發起人與策展人北川富朗先生,他曾說「逐年增加的空屋與廢校,是過去人們聚集、交織著一家人喜怒哀樂的生活所在,如今只剩下空虛與回憶。藝術家把這些點點滴滴轉化成作品歌詠這裡的生活,喚起當地人的驕傲,也讓外地人感動。這時作品展現出自然、文明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取自北川富朗大地藝術季:越後妻有三年展的10種創新思維一書)

前一回2012大地藝術祭成功吸引超過48萬8000人參與,光是參觀護照與門票收入達到近2億日幣,帶動新瀉經濟縣波及效應40億日幣,也讓社區老人家藉由藝術開啟與外地人之間的對話,也提升整體國民的藝術教育水平,更是讓參與者有機會回到自然、藝術純粹的感動,滿載而歸。

作者:品淨 2015.11

Photo: Jing Liao

3 Comments

  1. Pingback: 日本擋得住人口減少特快車嗎?全民總動員的地方創生計畫 - 日本 職場 生活 趨勢

  2. Pingback: 第七屆2018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 !7月29到9月17 為期51天 「人類就在自然之中」 – Rakko

  3. Pingback: 第七屆2018 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三年展 !7月29到9月17 為期51天 「人類就在自然之中」 – Rakko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